(接上篇)

有好姿勢才有好健康
--專訪台中榮民總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定中

  常見的「音樂傷害」,「脊椎」問題是居首位,長期坐姿不良所引起的「機械性傷害」,造成脊椎結構磨損、骨刺、椎間盤突出症以及上肢手酸痛麻,或是腰酸背痛、坐骨神經痛,都常常困擾著音樂家。許多鋼琴家腰酸背痛、頭痛,影響教學或是影響演奏;甚至有許多的小提琴、大提琴家受脊椎傷害的影響,無法久坐、無法有靈活的手指活動。

  音樂家其實就和運動家一樣,都是依靠著肌肉的運用及耐力來表演及持續的練習,因此,音樂家也無可避免的會面臨肌肉受傷的危險,也就是所謂的職業病。

音樂傷害和樂器有關
  談起音樂傷害,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,美國一指刀手法研究院台灣分院院長吳定中表示,種類非常多,傷害的發生和彈奏的樂器有關係!與練習時間長短有關係,與練習或彈奏樂器的姿勢也有密切的關係。
  吳定中說,常見的「音樂傷害」,「脊椎」問題是居首位,長期坐姿不良所引起的「機械性傷害」,造成脊椎結構磨損、骨刺、椎間盤突出症以及上肢手酸痛麻,或是腰酸背痛、坐骨神經痛,都常常困擾著音樂家。許多鋼琴家腰酸背痛、頭痛,影響教學或是影響演奏;甚至有許多的小提琴、大提琴家受脊椎傷害的影響,無法久坐、無法有靈活的手指活動。
  曾經因脊椎病痛而開刀的音樂家馬友友,接受訪問時說:「每天能放鬆一條肌肉,是我覺得最快樂的一件事」,可見音樂家職業病的嚴重性。因此吳定中指出,在音樂的領域中不論是管樂器、弦樂器、吹奏、彈奏或是打擊樂器,完美的演出除了高超的技巧,最需要的是健康的身體。

脊椎治療靠好姿勢
  「脊椎問題」的預防與治療,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「人體工學」,好姿勢,好健康。不僅能提升演奏品質,也能提升工作效率,降低疲勞,減少身體的負擔。吳定中表示,「治療」的問題是一定要交給醫學專家,治療師除了了解每一種樂器彈奏技巧,並且要分析傷害的造成與動作的關聯性。治療師也必須熟悉每一相關肌肉運動學、關節運動學,才能確實評估問題發生的機轉,找出「音樂傷害」的問題癥結,如此才能有效提供治療的可能性,並且擬定完整的治療計畫與預防計畫。
  也有人因為長期練習造成肌腱過度使用而形成「肌肉發炎、無力」、「肌腱炎」,或是「板機指」、「關節炎」、「膏肓痛」、「五十肩」,這些問題都會嚴重影響演奏品質。音樂樂器中,演奏鋼琴和弦樂者較容易肌肉受傷,因為長時間過度的使用及拉緊,就會導致局部發炎和腫痛。一般來說,當身體或心理上有壓力時,肌肉會不知不覺中處於緊張狀態。當然,適量的緊張是正常且必要的,但是持續性的緊張不僅對身體有害,更直接妨礙演奏者的琴技及進度。因此,「緊」與「鬆」的觀念確實會影響演奏者的技巧,總括來說,每天練習放鬆技巧的演奏者不但可以減少運動傷害,並可改進他們的彈琴技巧。

預防與保健雙管齊下
  預防與保健對音樂家來說是必須雙管齊下的方法。吳定中指出,「好姿勢、好健康,生活中脊椎保健」。這將不是一句口號,而是音樂演奏者平時就要培養好的演奏姿勢、休息姿勢,甚至是好的運動姿勢。吳定中說,舉凡平日閱讀、電腦、開車、休閒看電視、吃飯……等,這些也要注意「正確的姿勢」。吳定中特別指出,平時覺得「最舒服的姿勢」,往往就是「傷害最多」的姿勢。很多音樂家的「演奏姿勢」不是過去學校沒教,就是教錯了,或是大家根本不當一回事!以致於錯誤姿勢長期累積造成身體負擔、磨損,直到有一天,終於一發不可收拾。吳定中說,身體的問題比如說全身痠痛,事實上,不需要打針、不需要吃藥,甚至也不需要到醫院治療,可能簡單的改變姿勢,就會節省很多身體造成的病痛及負擔。
  吳定中強調,平時注意,好的站姿、坐姿、睡姿,及「保健運動」,可以工作更有效率,身體健康無煩惱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yle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